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7日10時起,內蒙古通遼地區強降雪持續約46小時,累計降雪量達81.3毫米,7日、8日連續兩天出現暴雪,積雪深度達59厘米,打破1951年紀錄。現在降雪的核心期已經過去,但今天仍有小雪。如果后期的雪不能盡快融化,會造成白色災難。
現在降雪的核心期已經過去,但今天仍有小雪。為什么這次雪下得這么大?第一個原因是當今年下半年最強的冷空氣進入東北時,在空形成一個截止冷渦。地面上,黃海、渤海附近有一個地面氣旋,將大量強水汽從黃海、日本海輸送到東北。在內蒙古東南部,空冷暖空氣在東北空猛烈相遇,降水量大,持續時間長,導致部分地區出現極端天氣。
通遼居民今天早上正在清理積雪。寒潮是對牲畜危害最大的天氣,強寒潮帶來的降雪和劇烈降溫對牲畜造成嚴重威脅。氣溫驟降最容易引起牲畜感冒、氣管炎等疾病,容易引起羊堆(天氣冷的時候,羊互相堆在一起),導致母畜流產,有時還會壓死牲畜,嚴重的降溫還會把牲畜凍死。
同時,寒潮期間降雪量大,通遼市南部等地設施農業將受到寒害影響。如果后期的雪不能盡快融化,就會形成嚴重的冬雪,對牧區、半農半牧區的飼料儲備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有可能引發白災。白色災難就是雪災。牧區雪災是指牧區大量牲畜因積雪過厚、養護時間長而脫脂死亡,掩埋牧場,使牲畜無法正常采食的自然災害。
專家建議在降雪地區做好設施農業的人工照明,增強農作物在寒冷天氣下的抵抗力。大風要及時加固設施結構,盡量用防寒膜覆蓋大棚。在牧區,棚舍和飼料是抵御自然災害、保障牲畜安全過冬、安全過冬的物質基礎。降雪后應及時清除屋頂積雪,對畜棚(欄)進行改造加固,積極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防止牲畜受凍凍傷。牧民要注意飼料供應。除干草外,還應飼喂少量大豆和玉米濃縮飼料,以增強牲畜的抗寒能力,防止體重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