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情感性精神障礙,患者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抑郁狀態,伴有情緒低落、能力下降和軀體不適等癥狀。抑郁癥不僅嚴重影響患者本身及周邊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巨額醫療費用也直接給社會及家庭造成龐大的經濟損失。
百優解、電針兩種不同方法、不同途徑的治療方法,因各具特色且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我們通過國際公認的診斷和療效判定標準對其臨床療效進行觀察,報道如下。
目的:觀察百優解與電針治療輕、中度抑郁癥的臨床療效。
方法:臨床輕、中度抑郁癥患者60例,隨機分為A組(百優解組)、B組(電針組)、C組(百優解+電針組)各20例,應用HAMD和SDS評分對各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比較。
結果:C組臨床控制率38.9%及總有效率88.9%,明顯優于A組(臨床控制率22.2%,總有效率72.2%)以及B組(臨床控制率27.8%,總有效率77.8%),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0)3組患者治療后HAMD、SDS均分數較治療前明顯下降,治療前后自身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的意義(P<0.01),治療后c組與A組、B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0)。
結論:C組是抑郁癥較優化的治療方案。
抑郁癥為心境障礙的表現形式之一,主要包括核心癥狀、心理癥狀群、軀體癥狀群,目前的治療主要以藥物為主。百優解為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s),于80年代末開發90年代初應用于臨床,主要通過抑制5-HT的再攝取,增加突觸間隙內5-HT的濃度,提高5-HT能的神經傳導作用,起到抗抑郁作用。而對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的再攝取影響極小,對膽堿受體、組織胺受體和腎上腺素受體親和力小,因而具有高效、不良反應低的優點,目前已成為抑郁癥的首選治療藥物。此類藥物半衰期長,可每日一次給藥,用藥方便,治療依從性好。多數起始量即為有效量,便于醫生應用。
但是,像多數SSRIs一樣,百優解存在起效慢的缺點,用藥4周6周后才產生明顯的療效。常見副作用包括皮疹或蕁麻疹、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偶見心律失常、高血壓、胃炎、肝功能損害等,長期服用并不安全,而且價格較貴,使其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電針督脈經穴為主的頭部穴位在抑郁癥治療中較為常用,已被公認為臨床治療抑郁癥的有效穴。現代神經生理研究證實閻,電針百會穴能直接興奮上行激活系統,解除腦細胞的抑制狀態,使減弱的腦活力增強,同時改善腦血液循環,提高腦血氧供應。電針亦可通過經典理論的辨證論治,刺激不同配穴可以有針對性地治療消化道癥狀、慢性疼痛和睡眠障礙等軀體化癥狀,同時減輕藥物引起的食欲減退等副作用,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由此啟示我們,對于抑郁情緒較輕、軀體化癥狀較重的患者,以及身體情況比較差、年紀較大不能耐受抗抑郁劑副反應的患者,首先考慮電針治療。
通過臨床的觀察對比,百優解組、電針組治療前后自身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的意義,說明兩種不同途徑的治療方法均對輕、中度抑郁癥患者有效。但二者的治療優勢不同,其中改善勞累感增加和活動減少等精力降低作用以百優解為最強,而在改善睡眠、食欲等軀體化癥狀方面,電針作用明顯。服用百優解4周6周后才產生明顯的療效,與之相比,電針起效時間更快,這可能是電針組療效略優于百優解組的原因,但兩組在治療后第6周的療效比較并無顯著性差異。考慮隨著百優解逐漸起效,兩組的療效相當。百優解(http://www.baseldya.com/goods/1022.html)合并電針治療抑郁癥較百優解組、電針組療效更確切,起效快、不良反應少而輕,不僅克服了單純西藥的副反應,又可縮短病程,極大地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是一種安全、有前途的聯合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