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創下醫保“湛江模式”的廣東省湛江市,再次在醫保監管方面進行創新。全市醫保第三方支付評價服務中心14日正式投入運行。該中心由企業組建,以政府全權委托服務的形式獨立開展醫保基金評價和參保人服務。
該中心由廣州中公網醫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公司負責人孫介紹,該中心作為獨立的社會化專業審計服務機構,按照醫保部門確定的服務內容、服務標準和評價規則,獨立開展醫保基金的審計、支付和評價工作,業務全程接受政府相關部門的檢查和審計,評價情況向社會公開。
孫說,中心通過大數據技術,對每一筆醫保費用進行審核,審核結果提交醫保部門審核支付。在這個過程中,減少了不合理的開支,減少了“跑冒滴漏”的現象。數據分析結果還可以為醫療保險政策的調整提供決策支持。
這是對醫療保險“湛江模式”的進一步完善和創新。2009年,湛江整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建立全市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引入商業保險參與管理;2012年率先在城鄉發展大病保險,逐步走上“城鄉一體化、市級統籌、參與商業保險、規范診療、大病保險”的醫保新路徑。這種模式已經在全國許多地方推廣和復制。
據湛江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局長馮志強介紹,醫療保險“湛江模式”不斷完善,醫療保險水平不斷提高。同時,經辦力量、監管手段和服務水平與快速增長的醫保需求仍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醫療保險的非理性支出快速增加,對大部分參保人造成不公平,急需引入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
“控制醫療保險費用的不合理支出是建立評估中心的首要目標。”馮志強說,2013年,湛江引進了中工。com開展智能醫保審核系統建設。這兩年,“控費成果喜人”,不少醫院醫保費用年增長率降至個位數,有的轉為負增長。該中心的成立將進一步增強其獨立性,“以中立促公平”。
記者了解到,湛江市醫保第三方支付評估服務中心還將通過建設醫保支付價格數據庫、參保人員健康檔案等方式,為參保人員提供醫保和醫保服務。,協助醫療機構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山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沈曙光認為,此舉有望打造醫保“湛江模式”的“2.0版”,從粗管理向精細化管理演進,加強醫保支付監測,同時為分級診療提供科學依據,從而促進三醫聯動(醫保、醫藥、醫療)和醫療資源合理配置。